2020年7月27日—30日,我院教師廖建夏、楊昉及研究生李嘉緣、本科生馮爍一行四人前往廣西百色地區,開展2020年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培訓班學員回訪工作。本次回訪旨在實地了解學員的真實工作環境與生活地區的傳統文化,通過與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訪談,了解學員對培訓班的課程反饋及相關建議,從而進一步提高辦班水平。
7月27日,回訪小組對2019年民族服飾非遺班學員梁小玲、黃茜婷進行回訪。兩位學員一致表示此次培訓班幫助她們打破了從前思維的局限性,進一步拓寬了視野,了解了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之間的關系。黃茜婷學員還特別提到了培訓班中學到的色彩搭配課程,對于她下一步在作品題材與技藝技法的創新上起到的啓發作用。

圖1:回訪小組與梁小玲、黃茜婷進行交流
7月28日,回訪小組乘坐大巴到達百色市田林縣,與田林縣文化館館長王福幹、2019年民族服飾非遺班學員黃玉芳以及羅世米、黃明貴兩位傳承人進行會議座談。王館長向回訪小組介紹了田林縣的民族文化特色及非遺工作的開展情況,回訪小組向王館長介紹了我院承辦的非遺傳承人培訓班的辦班情況與今年度開班宣傳。

圖2:回訪小組與田林縣文化館領導、黃玉芬以及羅世米、黃明貴進行會談

圖3:回訪小組與田林縣文化館領導、黃玉芬以及羅世米、黃明貴等人合影
7月29-30日,回訪小組前往靖西市,對2019年織錦與刺繡非遺班學員梁秀豔、王秀芬與2018年陶瓷燒制技藝非遺班學員梁顯講進行回訪。梁顯講說:“課程結束後,班級學員仍保持著密切聯系,在聊天群中分享自己作品,互相交流學習。雖然課程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友誼不結束,我們的學習不止步。”梁秀豔和王秀芬表示,此次學習讓她們增強了對民族文化傳承的信心與決心,今後要進一步發揚工匠精神,繼續探尋非遺的魅力。

圖4:回訪小組與梁秀豔、梁顯講、王秀芬等人合影
本次回訪進展順利,回訪覆蓋面廣,樣本豐富。學員們對于回訪給予了熱情的回應,並表示了對培訓效果的認可。本次回訪也通過與地方政府的溝通進一步宣傳了非遺培訓班的開班項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支持。我院將針對學員提供的寶貴意見與建議,進一步提高辦班水平,爲非遺傳承與保護工作貢獻力量。